遥望一个民族的信念与脊梁


   我对谢泳先生的书读的不多,毕竟专业旨趣不同,在大学的时候翻过本影响颇大的[逝去的年代],对那些秉承着“五四”精神而又先后经历了上个世纪中叶中国巨变的知识分子们,一部追述和怀念的好书。之后暌违多年,竟在南下的火车上开始翻起了他的这本读书笔记,[杂书过眼录]。既是笔记,篇幅多不长,零言碎语,也难尽焉。这样的好处是,不费功夫,但这样的坏处也同样明显,不过瘾。

   其实老谢在书里的精神和他之前的著述一脉相承,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作者个人似乎也很陶醉在那个逝去的年代,于我们而言,则起了增广听闻的作用。历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意识形态更愿意将之简单化,以便于其宣传和使用,接受这样教育长大的人,对历史的敬畏便显得多少有些轻浮,虽然青年时代总是想对所有好奇的事情一探究竟,但太多的语焉不详和晦涩失语让人就像是在猜谜语,很多时候大家也就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了。而这本零零散散的笔记则给我们提供了一窥往日的缝隙,固然不大,却绝然精彩。书中描述的山西民主乡村实验,相信在“三农”问题热火朝天的今天,其借鉴意义不言而喻。

   正如老谢所言,他是想把“五四”传统与今天的语境接轨,记得以前读书上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五四”传统在改革开放后的回归和中断的问题,很显然,今天的知识分子们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并不令人满意。我们见到或听到的更多的是在盛世齐欢的歌舞升平中,衮衮诸公夤缘而上互较有无断章取义私相授受的故事,每每有言“学术者,国之公器也”,本应是当头棒喝,却原来黄钟毁弃。思想及此,老谢未必不更愿意钻故纸堆也不一定。

   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书里写的宽泛,时而议论,时而考据,涉教育、文化、言论、报纸等种种,也常能别具只眼,让人心头一亮,可惜老谢太谦虚,常常是欲言又止,琵琶半掩,让你生生的被他压这么一口,心里可是难受的慌。如胡适、储安平、傅斯年这般的名字,这些年实在出现的频繁,雪泥鸿爪中细细回味那书纸背后的意味,却又别是一种味道。

   蓦然回首,那确是一个辉煌的年代,虽有打压,尚未玉碎,余生也晚,能不心折?揭示这些零星片断,让它们不至湮没,厥功至伟。于我,能于静夜假老谢之手,目击其盛,也算幸运了。可惜思路浑浊,文字不清,只能强记些废话,聊备纪念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