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ueen女王:10年之后我们会回顾些什么
今年是英国戴安娜王妃逝世10周年,去年一部名为[The Queen女王]的电影,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角度,描述了王妃逝世时的帝国往事。饰演女王的女演员Helen Mirren诠释了一个比女王自身更符合人们心中对女王风范期待的银幕形象,并由此名利双收。
关于这部电影的背景,对于我而言依然是比较陌生的,豆瓣上有一篇非常棒的评论,对此有很细致精到的介绍,也让我们对遥远英伦三岛的政治生态有一个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除了政治上的大势之外,窥探彼国顶层人士的生活成为了我们观影的一个非常直接的目的,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首相布莱尔还是要亲自刷盘子的,而不是像我们的县级干部一样配有家庭保姆,英国女王的日常生活虽然精致,却也和普通一样需要面临具体而微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部内容丰富的电影而言,相信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这里看我絮絮叨叨的BLOG,而是亲自品味一下的好。而我,从这部片子里又觉察到了另外一些东西。
记得当年戴安娜王妃去世的时候,国内的媒体也是长篇累牍的报道铺天盖地,刚刚开始学会市场化运作的书商们也不失时机的推出了许多关于王妃的书籍。但对我而言,一个美丽的平民王妃,一段失败的政治婚姻,一个倍受爱戴的灵魂逝去,这些内容仅此而已,并不会对我的生活有任何影响,而君主立宪制的民主社会的参照,让我对现实社会的体认也不会有太多借鉴意义,因此我把这个事件忽略过去了。直到这部电影,通过大量当时的新闻资料,我看到了聚集在白金汉宫门外汹汹攘攘的人群,看到了一个社会民众对最上层政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哪怕仅仅是一个故人的悼念,也会在某个临界点突然爆发,成为因袭百年的制度坍塌的动因,这一切多少让人有点意外,也有点激动。
可当时,为什么我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呢?
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被过滤掉了,被我们的“喉舌”媒体过滤掉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庸俗的绝类娱乐版新闻的八卦故事,红颜早夭,芳华易逝,背后的汹涌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和过滤了。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甚至今天依然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今年“两会”期间,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吴新雄到北京大学,与江西籍学子交流。鉴于这类地方大员的亲民姿态和务实精神,主流媒体的报道肯定是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你完全可以把对话中的人物替换为河南、山东甚至其它什么地方的大佬。但是在[中国青年报]上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声音:
有学生说:在沿海地区14个省区中,2006年的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倒数第二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倒数第五,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6省的比较中,江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倒数第一,农村虽位列第一,但这并不说明问题,因为很多当地农民到外地打工寄回家的钱会拉高这部分收入。
这类声音的缺失,导致了整个事件所能体现出的全部现实意义和进步精神被完全抹杀,当媒体成为政治的附庸,带来的只能是民众集体记忆的迷失,和整个社会智商的下降。10前,戴安娜王妃之死让英国王室狠狠反思了一把,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电影来一起探讨当时的进退得失。10年后,我们的记忆里能够留存下来的鲜活,会是一篇篇文字干瘪、内容空洞、充满了华丽排比和嘶竭口号的历史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