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st怪物:韩国人拍什么片最终都会拍成政治片
结果电影并不是像我之前想像得那样,走好莱坞路数的惊悚,而是甫一出场,便是白日行凶,光天化日,大肆袭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继而片子表现的,却是零零碎碎的韩国式家人亲情,倒是对政府的表现显得有些不太自然,和开始时的突然袭击所表现的冲击力大相径庭,节奏放慢之后,就显得情节有些乱了。进而就像很多人评论的一样,韩国人又开始拍起了他们拿手的政治片。——最突出的就是家里那个待业的小儿子了,从许多细节表现了导演意图再次唤起国民政治记忆的心理,比如口口声声说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却没有得到一份工作,比如片尾熟练的制作和投掷燃烧瓶,都直接指代了韩国学生运动的参与者。
当美国人断言病毒可能通过空气流传,人人皆可感染,整个韩国陷入恐慌和惊惧之中。路旁等待红绿灯的人们都小心翼翼地按照指示戴上了口罩。这时人群里一个人开始咳嗽,咳了两声之后周围的人开始注意到他,并且开始刻意保持和他之间的距离,把步伐轻轻移开,但警惕而疑虑的目光并没有移开,反而更密切的注视着这个麻烦。而这个咳嗽的麻烦似乎并未发现身边这一切,咳得更厉害了,咳着咳着,干脆取下口罩,狠狠的咳出一口浓痰,扑得吐向脚边,周围厌恶和惊惧更甚。当接下来的爆发马上就要顺理成章的出现的时候,突然一辆汽车驶过,将那一口浓痰和路边的污水一齐浇向所有的人们,把所有的积聚起来的爆发瞬间就变成了充满尴尬。
和我们一起经历过癸未年的人们对这一幕应该不会太陌生。
[阅读全文]
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直达重庆
名牌栏目《同一首歌》将走进直辖市重庆,主题为:走进嘉陵江。记者在嘉陵江河床上看到巨大的舞台已经建好,不时有演员在走台。有编导透露,晚会的高潮将是众歌星手牵手齐唱《红梅赞》淌过嘉陵江,以缅怀红岩革命先烈。据悉同一首歌剧组正在考虑策划走进长江歌会,但这要视长江水情而定。
[阅读全文]
彩云之南:手机版
还是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放DC版吧。
[阅读全文]
过年看动画(3):汽车总动员Cars
故事还是关乎成长这个话题,和所有动画片一样,充满了滑稽的笑料和温柔的爱情,不管是漫天飞舞的虫子还是大街上跑的汽车,都能给套进去。这些个窍门无甚高深,说出来谁都知道,但真正厉害的还是皮克斯对技术能力的控制,与故事情节的完美结合,把电脑动画带入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充满惊喜。而这一点,可不是谁都能学的,甚至有些不得不剑走偏锋,避其锋芒。
电影里关于汽车的造型,和我小时候对汽车拟人化的理解竟有点相似,车窗是眼睛,进气孔是嘴,这也是满有趣的收获。
至于“总动员”这个名字的翻译嘛,从玩具开始,海底、超人、赛车,下一个是什么?翻译人员偷懒的同时,也是对市场熟悉受众的一种潜意识唤醒,不过除了“海底总动员”最为失当外,其它倒也无妨。
顺手抄点八卦上来,其它就不多说了:
影片原来定名为《Route66》,但后来才被改为《Cars》,因为担心这个名字容易与1960年代的电视节目混淆,制作人的细心不仅仅体现在片名上,如果你了解影片幕后,在观看时又足够用心,你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精心安排的“巧合”。
首先来看影片的预告片,也许你已经听出它的主题曲来自于绿天乐队1995年专辑《Insomniac》中的《Westbound Sign》,但且慢,再回到开头部分,旋律是否有些熟悉,它其实就是皮克斯前作《虫虫特工队》的主题曲。再说说影片主角的名字,它其实部分取自皮克斯工作室一位2002年去世的画师Glenn McQueen,此外迈克奎恩的号码原定为57这是导演今年的年龄,但后来被改成了95,是为了纪念1995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
影片中,主角迈克奎恩的轮胎是由Lightyear公司制造的,虽然很多人会联想到固特异(Goodyear),但其实它却来自于《玩具总动员》中的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影片中的绿色小巴士的车牌是51237,这与为他配音的乔治·卡林的生日暗合,1937年5月12日 。此外,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一辆通体白色的赛车车身上有一个很小的苹果的logo,并且它的号码是G4,苹果公司出品的电脑的型号,这当然得益于皮克斯公司的主席,同时也是苹果公司老板,史蒂夫·乔布斯。
过年看动画(2):机器人历险记Robots
http://my1996.blogspot.com/2007/02/2robots.html
过年看动画:好奇猴乔治Curious George
http://my1996.blogspot.com/2007/02/curious-george.html
[阅读全文]
春节快乐!!
实在是更新时间有限,更新计划也没有能完成。不过还是祝愿大家新春快乐,大年初一我这儿给您拜年了!感谢你们对我BLOG上酸不拉几、无聊蛋疼的文字的关注和评论,希望今年一起努力,把BLOG戒了,好好构建河蟹社会吧!
文字和图片都是盗自和菜头,难得这家伙过节还有图,我就懒得上S1找了。关键字:春节短信
形式感:从春节快乐!!!!!!!到现在似诗非诗,似词非词的贺词,有接近四成的人会发送这种具有形式感的短信。因为他们觉得发短信是件相对严肃的事情,所以要以律诗的格式填写或者转载一篇出来。其中,有20%的人由于篇幅过长,造成了信息损失,丢失的一般是签名部分。
效率性:六成以上的短信可以确信为“群发”,因为我不可能同时是“您”又是“各位”,是“领导”的同时又是“同事”而且既是“朋友”又是“亲戚”。此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第一人称用姓名全称,不写“我祝”,而是写“和菜头在这里祝”。以上事实说明:有六成以上手机用户根本不对电话号码簿进行分组,或者根本没有在大学选修图书管理学。
古典主义: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彩信给我,尽管我相信网上类似的短信一定不少。考虑到我的朋友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上,可以说明他们对彩信全免疫。我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无法确认我能否收到彩信,二是群发500条彩信代价过于昂贵。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青睐纯文本短信,情书再一次在电子时代击败了图片,万岁!
原创精神:相信今年有无数人被一条相同的短信骚扰:春节快乐!(此短信虽仅有短短四个字,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意境深远,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短信之中极品。并且在春节未到的情况下,更体现了发信人朴实无华的品格和超前的思维方式)这应该是一条原创短信,因为去年并为见到类似的作品,但是它也因此变成今年转发量惊人的一条。请相信一点:这个年代最具个性的产品绝对出自流水线。
进化失败:十年了,依然有两成人不知道要在短信最后署名。
[阅读全文]
民那桑,祝情人节快乐
2月5日,意大利考古学家的发现。在意大利北部的曼图亚,曾经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相拥殉情的地方,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具5000年前的尸体。男左女右,两人相拥着在地下度过了5000年的时光。根据考古发现的地点,他们被称为“瓦尔达洛恋人”。
[阅读全文]
过年看动画(2):机器人历险记Robots
和所有好莱坞动画片一样,充满了笑料和夸张视觉的轻松动画片是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加上些煽情的元素,让带孩子来看片的成人也不至于那么无聊。从这一点而言,电影发行商福克斯公司达到了最初的商业预期。好莱坞的动画产业,多年来基本上被迪斯尼所占据,当年的〔狮子王〕给大陆观众一次印象深刻的动画长篇洗礼,后来,新锐进军的梦工厂曾一度试图挑战迪斯尼的霸主地位,但可惜虽然短时间内占据了技术上的优势,但最终没能从趣味和题材上博得市场认同。福克斯作为老牌好莱坞片商,对市场的把握更为精到,稳扎稳打,〔冰河世纪〕系列开创了竞争的有利态势,但并未急功近利般的涸泽而渔,而是走的慢工出细活的路子,这部〔机器人历险记〕就是历时三年完成的一部作品,其结果也颇能令人满意。
成长这个题材本身对于动画片市场受众而言是比较老套的,机器人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那么如何比拼创意就成为了成功与否的关键。这部片子创意独到的地方并不少,比如vcbear在评论中提到的: 在机器人世界里,生育后代的方式是购买配件装配小机器人(装配的最后一个步骤,还搞得跟人类分娩一样)并随着成长期不断更换相应的配件。在现实里,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时代依旧遥遥无期,这个片子用漫画手法给了科幻迷们一个范例。像人类贫困家庭小孩子要捡大孩子的衣服一样,小机器人主角也得捡他长兄大姐们的配件,有意思。此外机器人都市的交通接力也是极尽夸张之能事,让人颇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甚至就老套的多米诺骨牌,也比同样耗时耗力整出来的真实版来得漂亮。从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中,我们得到了观看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制作人员的努力。
只是对于中国孩子而言,虽然机器人也深受喜爱,但我很怀疑这部电影的欧美风格机器人设定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相对于拟人化的动物,本片的机器人设定还是显得夸张了些,通俗点说,就是不是很“萌”。和欧美以变形金刚、日本以高达系列为代表的英雄主义机器人而言,可能会难以得到孩子们的认同吧。其实片子里很多设定更像是我们现实社会的缩影,而非一个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这里有阶级差异,有贫富分化,甚至还有为富不仁的财阀企业,这更像是给teeners看的电影而不是kids。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好动画,推荐。
[阅读全文]
过年看动画:好奇猴乔治Curious George
全片最大的亮点在开头10分钟里,小猴乔治那充满童趣、活泼生动的丛林生活令人心情为之一爽。在繁闹的世界里搞的晕头转向的,就连动画片也是大量的快节奏和场景切换,偶见这样一出清爽宜人的动画,倒是生出一种温馨的感觉。这种返璞归真的简单童趣,也是适合每一个人开心的重要元素。
剧情真的很简单,也真没有什么起承转合的段子,我建议,就好好欣赏这只可爱的猴子吧。
片子里的小猴乔治实在可爱,不过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把这种可爱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吧,尽管这部片子讲述的故事情节并不夸张。就像下面的海报一样,连生殖器都没有的猴子,可千万别出现在大街上啊。
[阅读全文]
直截了当的独白:换个路子,还是历史
既然说的是历史,我得说明一下,那个时候还“潜规则”这个词还没有冒泡,学术超男易中天先生也还没有开讲,所以通俗历史读本还没有那么流行,也没有那么多花哨段子。张鸣的文章倒是满花哨,他接了胡适先生的话头说,“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然后就真诚而恳切的把历史这个小姑娘好好打扮了一番,让这个小姑娘无端漂亮了许多,色彩也开始缤纷起来。许多东西在现在看来,与后来学者的论述多有印证,但更多的鲜活却依然等待着人们去继续发掘。张鸣的论述是很谦和的,也非常克制,并不刻意追求语句的夸张,也不像后来人拼命构造新奇的词汇(虽然那生造的新词汇我也很认同),倒是常常在叙述了大通过往之后,最后的结论,简单明了,颇见功力。
书里有很多语言是与张鸣人民大学学者的身份相匹配的,那些大大的专业术语和宏大叙事今天已经被易中天先生和广大的劳动人民无情的抛弃了。我不知道这类文字是不是张鸣为了在日益装酷的杂志上露脸而必须作出的姿态,因为事实证明之后他的书完全可以另外一个样子,虽然这样的学术语言并不会影响他的表达和我的理解,但很明显,这种路子过时了。可是,现在换个路子赶时髦就一定对吗?不好说。
[阅读全文]
致命魔术The Prestige:虚荣吞噬
这部电影算是比较期待的一部了,毕竟有两个帅哥,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和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比较意外的是居然看到了大卫·博韦 David Bowie,作古正经的样子还真少见,不过还是一样的酷啊。为了保持我一直以来只看碟版的习惯,就只能等到了最近。其实这个习惯的最大坏处就是,基本上优秀的2006年影片都只能在2007年看到,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2005年影片上。
两个上个世纪末最杰出的魔术师的巅峰对决,这是影片预告片给我最直观的感觉,也是我最期待本片的地方,在银幕上感受华丽的魔术体验。结果一开场就是一个没有先兆的死亡,导演以非常明确的态度告诉我们,这部电影,绝非大卫科波菲尔的幻术般华丽美艳,一种浓浓的哥特气氛开始笼罩这个传奇。
[阅读全文]
fahrenheit 9/11华氏911:纪录片的黑色幽默
纪录片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比较呆板,至少也是很严肃的,倒是这部异数实在独特,充满了对布什总统的嘲讽和讥笑,其尖酸刻薄,令人叫绝。但同时,片子并没有局限于泼妇骂街一般对政敌的诋毁和攻击之中,而是以大量的对比画面表达其批评主张,在对政客们的嗷嗷自许和战争演进的强烈映照下,对政治的批判和反省显得强劲有力,对战争的控诉和反思也让人感觉沉重。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无过于导演一手炮制的画外音了,这些评论音轨彻底改变了我对纪录片的印象——原来纪录片还可以如此观点鲜明,还能这么好玩儿!
当然,这片子并非全然戏谑,有时候那种口吻甚至能让你联想到控诉这个词,比如下面这句就非常符合这种判断。
“2003年3月19日,乔治·W·布什和美国军队入侵了主权国家伊拉克,一个从没有攻击过美国的国家,一个从没有威胁过要攻击美国的国家,一个从没有杀害美国人的国家。”("On March 19, 2003, George W. Bush and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invaded the sovereign nation of Iraq. A nation that had never attacked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 that had never threatened to attack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 that had never murdered a single American citizen.")我对纪录片应当保持中立这一原则并不反对,真实客观才是纪录片真正存续的基础,但我又实在无法抗拒一部充满了如此强烈感情色彩和政治指代的影片,因为它的确很出色。这种政治类型的纪录片其实从来都是充斥着观点和对立的,也从来都自有其立场,这一点稍作回忆我天朝国民都不会陌生,只是本片更为明显和突出,而且是出自美帝之手而已。也由着911举世皆知的历史地位,本片题材上的大胆和话题的尖锐都使它无法不成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
至于911事件,我以前在5周年的时候有过一个简单的图片展示。这个事件已经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并且毋庸置疑会成为今后10年内历史学者和社会学者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事实上现在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必须承认,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微小的,甚至在发生前后我们并不以为这件事有什么了不起,隔岸观火幸灾乐祸成为了广大天朝人民的第一反应。但它又的确在影响着这个世界,影响着历史。身处其间,我开始看不清所有的来龙去脉,想不通的地方太多。〔华氏911〕让我能够从沉闷的官方报道和庸长的学术讨论之外,再次审视这个充满了矛盾和谎言的世界,很老实,有些小聪明,但绝不装逼,这很好。
[阅读全文]
Mushishi虫师(2):听茶呓语说聊斋
人类发展到今天,似乎早已经无所顾忌了,面对大自然的态度连傲慢都说不上,倒是轻侮般的忽略居多了。从第一个学会使用工具的先民开始,就逐渐启动了征服自然的步伐,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所谓进步和科学,渐渐把天地间的秘密都变成了教科书上的知识,从此,我们的文明不再好奇,不再敬畏。告别了顺天敬神的恭敬,我们的生活,也就远离了那些鬼狐仙怪的浪漫。
故事里,“虫”按照自己的生命逻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却由于其最接近生命本原的状态,因此具有许多以人的常识无法理解和解释的力量,甚至普通人连看见虫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但是又总是有无数的巧合,让许多人在偶然间与虫相遇,从此,他们的命运因虫而改变,他们的悲喜际遇开始与众不同。看虫师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一种力量,一种关于生命的力量,从故事里虚构的虫这种生物上散发出无尽遐想。和故事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本能地便对虫产生一种畏惧和恐怖,希望虫师能像勇者一样将扰乱人们生活的虫一一剪灭,但渐渐的,开始感到虫这种生物存在的特殊意义,同时也逐渐感到虫师银古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这时,一种生命的磅礴与激越取代了刚开始的厌怖,并且,开始不断被感动。
我们曾经有过“怪力乱神,子所不语”的时代,那时候还有人写〔聊斋〕,通过寄寓在草木鬼怪间的离奇故事,叙述对社会的嘲讽,抒发对爱情的礼赞。我读〔聊斋〕的时候,没有那种好奇与新鲜,因为那时的传奇,如今多半成为耳熟能详的寓言,被现代人符号化之后的〔聊斋〕,已经失去了原初时生动的表达。借助〔虫师〕,借助这个纯粹虚构的“虫”的背景(甚至虫这个名字都是借用的现成的),让我得以在今天再次体会到一种关于生命和自然的博大美感,让我在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中品味延续生命的灵魂的美丽,也让我得以再次追问一些并不能带给我们任何利益的终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虫师〕更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部〔聊斋〕。
[阅读全文]
【楼主】 九火 2 【评论】
【标签】 tv-animation
Drunk on Women and Poetry醉画仙:艺术家电影
电影的主演崔岷植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演员,他扮演了张承业,把那种狂狷不羁、笑傲由我的气质表达得很充分,也把一个读书不多却天赋异禀的画家演得非常出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一部表现艺术家生平的传记电影,尤其是一位画家,导演对画面的把握能力实在令人惊叹,大量的如同油画一般浓墨重彩的渲染景色和苍凉意境,将国画的写意手法和电影的写实画面结合得天衣无缝,这种壮阔的景色和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相交叠,让整部电影犹如一幅画卷一样呈现出无比完整和丰富的美感。
这样的电影是值得让人嫉妒的。画家张承业的艺术天赋在整个讲究文化承载的传统文人体制下是一个异数,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其巨大的局限,因为其本身对文化、历史、社会的理解必然受到自身知识素养的限制,这也是我吝啬天才评价的原因。就像网友说的:“如果爬上屋顶就能成为天才。那么我也会爬的。”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很耐人寻味。但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局限的人物,却在电影中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表现,而真正国画最为原初也最为丰富的宗主国,中国,却在表现这种传统文化的环节再一次缺席,这种遗憾实在让人汗颜。
我对韩国电影的评价没有改变,对东亚电影的评价没有改变。不喜欢韩国电影的朋友可能是对它每年大量的厕所电影(dirty movie)印象太深了吧,但我实在无法否认我对韩国优秀电影的喜爱,对他们传统文化表达的赞叹。所以,我依然愿意保留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韩国电影,我的朋友,你们呢?
[阅读全文]
我看见的丽江(2)
在丽江的时间不长,走马观花,看到的是一幅悠闲生活的画卷,悠闲得就像一杯的咖啡,把投入进去的白糖、黄糖一股脑儿全都化掉,那味道自然腻得吓人,却让我们这票白糖、黄糖们化得心甘情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