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国民党军为何没有炸泸定桥?
无意间看到这个讨论,结合今年正在进行的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还满有意思,问题是这样的:
泸定桥是当时红军想要强渡大渡河,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唯一出路,这一点国民党方面是很清楚的。为何川军只是拆除了桥上的木板,却没有一劳永逸地把桥炸掉呢?他们当真如此笃定能守住泸定桥么?川军也应该知道如果在大渡河不能消灭红军,更会给蒋介石以“削藩”的口实,所以川军想有意放红军一马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为何泸定桥没有被炸毁,的确让我很费解,望高手赐教。
回答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什么是泸定桥:
公元1705年康熙帝为了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南边陲,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他下旨修建了泸定桥,也是当时大渡河上第一座铁索桥。300年前大渡河称为泸水,康熙皇帝在铁索桥建成之后,取泸水、平定之意,为桥取名“泸定桥”。并御笔题写这三个字,立碑于桥头。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多吨。13根铁链的组成也是一个象征,当年共有十三个省为修建泸定桥进行了募捐,凝聚着百姓国人的心血和功劳。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建成以来一直以军事要塞和藏汉交流的重要通道著称,被誉为“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
这个是网上的解释,应该是官方放出的,不过里面有个有趣的BUG,在日志后面我会提及,历史的小误会很有意思。其实早先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论调,不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所以不妨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飞夺卢定桥整个就是一故事,是假的,还在这这么起劲的讨论。邓小平在会见基幸阁的时候就说过了,红军过卢定桥的时候没有打仗,卢定城里也没有军队守卫。为什么没守卢定桥有两个原因,1蒋介石的儿子在苏联,在斯大林手里,中共和苏共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吧(中共的成立就是为了武装保卫苏联),所以老蒋一定得放红军一马。2有人提到的,放了红军中央军才有理由在那里存在呀。
这种野史分析的确够吸引眼球,但仔细想想其可信度实在难以保证。夸大其辞和无中生有绝对是两码事,且不说那年的共军宣传功力远非今日,就说官方宣传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撒个弥天大谎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以前比较普遍的分析是这样的:
其实,毛也想到过国军会炸桥,所以,一开始就在下游一百多公里处(记得叫做安顺场)装着用船渡江,千军万马在那里用两只破木船过江,算来三个月也渡不完,那结果还真让敌军上了当,没有想到用重兵守沪定或炸桥,真是天佑红军。然后,毛派出两支队伍沿江岸左右急行军抢沪定桥,只用一天一夜右岸先行到达。当对岸守军得知另一支红军即将到达时,想炸也来不及了,只好放把火向老蒋交差了事。
但很明显,这并不是提问者想要的回答,也不是我想要的回答。探寻历史的面目有时候就是这么令人着迷,至少在不同的节点上完全可能呈现出与大局截然不同的样子。
的确,长征的胜利(国民党的内部矛盾)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具体到泸定桥一战却并不是这样。国民党的地方派系在什么时候会保存实力呢:那就是红军只是从我这里借过,而不打算在这里建立根据地时,比如桂系和龙云。但是川军则不然,中央红军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到川北去和四方面军会合,要是在泸定桥把红军放过去了,四川的那些地头蛇们就要扛起两大红军主力,这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川军对红军的抗击比其他派系都要强烈,土城之战即是例证。
那么,真正的面貌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回答,却完全可能站在另外一个角度产生另外一种解答:
为什么不炸桥?答案很简单:没炸药。
当年泸定桥之战,守桥的川军武器极其简陋,只有一挺机关枪,而红军仅轻重机枪就有几十挺,红军子弹暴风骤雨般地打向对岸,打得川军根本不敢抬头。
有些网友觉得奇怪,认为红军居然能在枪林弹雨中爬过在光溜溜的铁索,而且还毛发无损。但是如果知道当时的情况,就会对红军夺取泸定桥没有疑义了。
由于长期片面教育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所以很多人一说起国民党军队,就认为是飞机大炮、装备精良、火力强大;而一说起共产党军队,就是小米加步枪。好像共产党军队打胜仗就是靠勇敢的精神、灵活的战术等等,从来不说有些胜仗就是靠压倒优势的武器打的。也难怪后人对非常简单的泸定桥一战提出种种疑问。
对于这种解答的佐证也比较多:
守军一个连,也根本没增援,因为主力在安顺场(其实总共也就一个团),也根本没有炸桥,因为根本就没这个打算,估计有没有炸药都难说,桥口的守军就一个机枪,被对岸红军主力的火力(花机关加机枪等等)压得根本抬不起头(红军装备比守军要好),所以不是守军几百号瞄准爬链条的,而是守军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最后逃跑的时候把抽出的桥板点着了就跑了,整个战斗红军受伤3人。
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用了迫击炮 现在河西还有炮兵阵地遗址(其实就一门) 还有机枪火力压制 守桥的被炮一轰就懵了 再说守桥的多是本地兵 谁敢炸桥?
那不是一座普通的桥,是康熙皇帝拨亲自拨银修建的.该桥是整个康区最重要的桥梁,对于稳定整个康边地区有重要意义.当时四川官员还摆乌龙,把大渡河当作了泸水(金沙江),于是御题了泸定桥.该桥建成后,长期作为成都到康区乃至西藏的主道而存在,对地方经济文化影响巨大.
在那个地方,修一座桥是极其困难的事,那桥对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而且此桥是清朝时修建的,是一件"文物",地方守军岂敢干天怒人怨且不利于己(他们自己也要经常过那座桥,没桥了,他们怎么过?)的事情
这个解释比较令人满意。所以有人总结道:
1、造桥很困难,当地人靠它过日子。
2、守桥的是当地人,办了绝子绝孙的事还咋混阿?
3、如果换了中央军说不定干的出来,花园口就是例子。
4、红军过桥后怕追击,锯断两根铁链,后来估计当地人急了,没敢继续干。
通过这个讨论,我们基本上可以对飞夺泸定桥有个大致的认识,不见得全面,但够生动。我喜欢这样的讨论,而非无聊的谩骂与攻击,但可惜只有在历史问题上才能见到,遇到近代史还得碰运气,现在的网络就是这样。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这里的原帖,底部有外国人比较详尽的描述,这里就不转引了。
3 条评论:
耶!你娃娃乘着没有皇帝,在这边...哈哈哈哈~
另外你盗连我的菊花哈~哈哈~
http://www.17shuo.cn/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97&ID=21903
,顺便推荐一下一起说也是C&K的总部
属于伪造型的论断,没有出处考证。
这么老的帖子都翻,谢谢抑扬兄的关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