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娱乐么?
从〔暸望东方周刊〕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剧事小,阶层事大〕,把红透大江南北的美剧〔越狱〕又拖出来,并且煞有介事的将美剧论断成划分城市阶层的标签。
文章开头说:
〔暸望东方周刊〕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时政周刊,里面对政治的新闻报道经常能有新意,并且敢于接触禁区。可惜这篇文章并不好,主观色彩很浓厚,而且幼稚的把娱乐和政治挂钩,点缀点似曾有的经历,扣上些莫须有的帽子,再来点主观臆断,就开始对我们的娱乐生活指手画脚起来。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分析,实在不像是〔暸望东方周刊〕一贯的作风。
其实,美剧和大陆电视剧、香港TVB一样,就是娱乐。既然同属娱乐,只有质量的好坏,没有受众的高低。性高潮其实就15秒钟,别以为党员干部和农民工兄弟有那么大的差别,除了猪能有20分钟超长享受,还是别把这点简单的乐趣搞得那么复杂的好。
文章开头说:
听说春节以后,央视也要播放美剧《越狱》了。不过恐怕该剧的死忠粉丝们并不对此叫好。去年央视引进美剧《疯狂主妇》的黯淡收场就是明证,这部在高学历人群中大红大紫的电视剧,不幸“勇夺”海外引进剧收视率最低的“桂冠”。招揽不来观众的主要原因并非翻译、配音和剧情修改,更重要的是承载媒体由自动设置阶层门槛的网络变成了家家都有的电视。传播土壤发生改变,附加在这些美剧之上的“文化贵族”光环随之消失。当“上一集的内容是什么”、“你看到第几季了”不再是少数人的话题时,美剧的吸引力自然会大大下降。这种论调其实对我而言并不陌生。游戏玩家应该很熟悉,在中文游戏还离我们很远的年代,就常常有人以读懂蝌蚪文自豪,哪怕是在中文版推出之后,也会满脸不屑的对翻译进行一番品评。但这些个原教旨主义者并没有阻止整个汉化浪潮的到来,小众的幸福感也被广大玩家戴上装B的帽子一脚踢开。可见,对于娱乐,大家的看法其实大同小异,无非图个乐,别让人觉得谁比谁就高上一等。其实〔绝望的主妇〕的失败,更多是和中国观众的日常生活离得太远,而故事结构又相对松散,相比好莱坞大片般的〔兄弟连〕,自然不受待见了。论坛上也有关于此片中文翻译和配音的批评,但我丝毫没有感到什么小众的失落情绪。那么,让我们继续看看作者是怎么得出这个论断的吧:
初次听说《越狱》是在同学聚会上,大家寒暄之后无话可说,开始互相打听最近的娱乐活动。“我最近看《越狱》,”某同学说,另一同学凑过来:“我最近看《武林外传》,风情万种的佟掌柜。”结果,众同学的眼神都在对后者诉说着无穷的不屑:看电视剧不看说外语的,你还算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吗?听说该同学受了巨大的刺激,回去以后让家里的电视歇了好几个月,除了用电脑,就是听收音机,还只听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这个段子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不过我对〔武林外传〕的喜爱和〔越狱〕是不相上下的,甚至还有过之。我相信互联网上各个搜索引擎得出的热门结论也能说明这一点。这里的问题在于,似乎〔越狱〕就是小众精英文化生活的必需,可真要说小众,我不知道论坛里那些痴迷〔OZ〕等HBO制作的朋友会作何感想。同样属于大众娱乐,本来就没有高下之分,这下可好,不仅分了高下,还能挂上阶级。其实〔越狱〕在美国也就相当于我们当年放〔雍正王朝〕的规模,基本上走得是大众娱乐的路线,而我们知道,美帝看电视剧的受众群整体素质和天朝倒是差不多。而作者的论证是这样的:
美剧在中国流行是从大学校园开始的,大量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在这里快速搜索到免费的网络资源,使用FFP、BT、EMULE等软件提供方便快捷的分享。打着“学英语”的幌子看电视剧,拥有闲暇时间的大学生乐此不疲。中国没有贵族阶层,贵族起来的最重要途径当然是受教育。大学时期形成的文化习惯和偏好自然也是阶层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也是在这个毕业就是失业的年代中,大学生活所慷慨赠与这些高知人群为数不多的几件礼物之一。很多人在工作之后,仍会保留看美剧的习惯,但由于脱离了校园网的丰富网络资源,在网上看美剧变得成本高昂。于是,他们开始从路边小贩手中买碟,回家在DVD上体会文化贵族的阶层归属感和优越感。关于美剧的话题开始在办公室中流行起来,这是为了明白表达或暗暗泄漏他们文化品位背后的阶层归属。正好我看过几部美剧,可说实话我还真没把看美剧的爱好当成是什么文化贵族的标志。电视这个东西,也就是一个持续让人变傻的工具,基本上我是拒绝看电视的,不过也并不是因为我害怕变傻,而是我找到了更能让我变傻的工具,互联网。当然,如你所愿,我还真就变得越来越傻了,这只能让我平添自卑感,而远非什么文化上的优越感和阶层归属感。而我相信大学生所谓的高潮体验,其实更多的是这部电视剧优秀的剧本和演员,而非什么不着四六的文化分层。这篇文章最后是这样结尾的:
当一部分人拼命要将美国舶来的电视节目小众化、精英化,使其成为阶层标签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逆阶层而动,热衷于当文化二道贩子,将自己所能接触到的前沿文化改头换面,换成中国面孔,加入中国国情,一路热销。《sexand city》的中国版是《好想好想谈恋爱》,美国纽约知名房地产商Donald Trump(当奴>杜林普)策划和出演的真人秀节目《The Apprentice》在中国的仿制品是《赢在中国》,模仿《两杆大烟枪》的《疯狂的石头》更是红透了2006年,几乎成为闪耀在中国影坛的“希望之星”。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二道贩子”这个词,因为正好最近就有这么一个二道贩子成功的获得了奥斯卡奖。我这里并不是说文中举的那些片子有多么多么好,而是就文化交流而言,借鉴乃至照搬都是经常存在的,只要不是赤果果的抄袭,只要真正用了心,用本土的语境讲异乡的故事,凭什么就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低劣货色呢?
〔暸望东方周刊〕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时政周刊,里面对政治的新闻报道经常能有新意,并且敢于接触禁区。可惜这篇文章并不好,主观色彩很浓厚,而且幼稚的把娱乐和政治挂钩,点缀点似曾有的经历,扣上些莫须有的帽子,再来点主观臆断,就开始对我们的娱乐生活指手画脚起来。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分析,实在不像是〔暸望东方周刊〕一贯的作风。
其实,美剧和大陆电视剧、香港TVB一样,就是娱乐。既然同属娱乐,只有质量的好坏,没有受众的高低。性高潮其实就15秒钟,别以为党员干部和农民工兄弟有那么大的差别,除了猪能有20分钟超长享受,还是别把这点简单的乐趣搞得那么复杂的好。
2 条评论:
Oh, what about me?I didn't watch "The Break" at all!! Well hard to see anybody talking about that though.
Sorry gotta type in English coz I'm bored in the lab,haha~
BLOGSPOT被封掉就算了,看个留言也变成英文的了,看来的确是很别扭的一个BLOG啊
发表评论